參考消息網6月22日報道 美國《福布斯》雜誌網站6月17日發表題為《中國對空間不足的答案:移山》的報道,作者為梅業。報道稱,在中國蘭州附近的山區,目之所及,一片荒瘠。數十臺挖掘機在作業,臨時道路上,身軀龐大的重型卡車在重壓下發出吱嘎聲,將土石運走。旁邊,是瓦楞鋼板製成的工人宿舍。地平線上,塵土飛揚,濃煙滾滾。
  環保雜誌《大自然》日前刊登的一篇文章稱,目前,至少可在5個地區發現此類場景:重慶,十堰,宜昌,蘭州和延安。這些地區均屬於“黃色”中國區域。這一區域氣候乾旱,受複雜的地理狀況困擾,幾乎所有人類活動都受到嚴重制約,例如農耕、交通、建築和工業。這些地區試圖為擠在山谷溝壑中、迫切需要擴展空間的城鎮創造出平地來。僅上述蘭州一地,在完工後,就將平整齣250平方公里土地。延安將平整齣78.5平方公里。
  報道說,一些中國科學家對在準備這樣一些人類發展史上前所未有、可能帶來嚴重負面影響的工程時實際上未經科學論證這一事實感到震驚。在蘭州這個工地上,將用炸葯和挖掘機削平700座小山,並用挖下來的泥土填谷。這一地區的土壤為黃土,是風帶來的,經數百萬年自然作用後變得堅硬。但中國中部地區經常出現長時間強降雨,從而在高原上刻畫出縱橫溝壑。直到5年前,植被仍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土壤侵蝕和水土流失。但如今,在那些正經歷建設的地區,往往洪水肆虐、無法控制。在南水北調工程上游源頭附近的十堰,已多次發生泥石流和洪水,導致這條新挖掘的運河中沉積物增多。
  《大自然》雜誌的文章中,還提到了另一次災難:在延安,在大風天,因為建築隊不噴水導致揚沙,空氣都變成了褐色。在蘭州,工程師們估計,土壤侵蝕現象愈發嚴重,空氣中塵土顆粒增加,這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報道認為,上述中國科學家還對地方政府採取的商業模式表示了最強烈懷疑。在延安,賣地所得迅速補償了政府160億美元的投資,而且行政官員預計,迫切希望利用當地人對高層住宅和工業區的渴望來賺錢的投資者將蜂擁而至。但批評人士說,靠填平溝壑新造的土地至少還需10年才能變得足夠堅實,其地基對建築而言才能變得足夠安全。這樣拖延時日對市場的熱情而言將是一盆迎頭冷水。
  作者梅業稱,對這些行政官員不乏敬意,儘管那些詆毀他們的科學家指責他們急功近利、不負責任。他們的優先考慮事項是讓這些中國最貧困地區擺脫落後狀態是可以理解的。所有發達國家,包括美國和歐洲,都經歷過這一階段。在這一階段,在社會有機會通過“綠色”運動和抗議提出反對前,基礎設施建設就是押在未來發展之上的賭註。對中國而言,問題在於,它在應對這一挑戰時,手中掌握著威力更加巨大的現代工具,從而提高了風險程度。只有時間才能告訴人們,對子孫後代而言,如今的所作所為究竟是一場災難還是一件幸事。(編譯/裘芳)
  更多境外媒體報道,請見《參考消息》官方網站首頁。網址:  (原標題:美媒:中國用“移山”應對空間不足或危害環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n55onhpm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