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天生就是個商人,一個販賣開心的商人。
“扮嘢文”
  實習記者_馬怡敏  插圖設計_李曉倩
  64歲的盛智文(Allan Zeman)在香港有個花名:“扮嘢文”。因為每逢海洋公園有慶典活動,這位曾經的海洋公園主席都會扮鬼扮馬,嚇大家一跳。
  “其實每次我都是與同事們一起討論,希望做一些與眾不同的事情,讓媒體朋友更好交功課。”盛智文在接受採訪時打趣道。
  當要求他在自己多個獨特造型中選出最愛的時候,他再三猶豫,挑了兩個。其中一個是“跳舞女郎”,雖然是他人生感到最尷尬的一次,但是很有宣傳效果;另一個是粉紅色的“水母裝”,連泰國、澳洲的報紙都有報道。
  這位有“蘭桂坊之父”之稱的經營大師,是一個很願意為大家提供開心的人,也正因此,今年6月他卸任海洋公園主席前的最後一次新聞發佈會,顯得格外傷感。
  離任並非盛智文本人的意願,根據香港政府的規定,委任公職的年期一般不超過6年,而盛智文出任海洋公園主席已經長達11年。
  這位有著猶太血統、生於德國、成長在加拿大、成名於香港的老人,為香港帶來了舉世聞名的蘭桂坊,也帶領海洋公園扭虧為盈。
  很多游客想要去香港,都是為了一睹蘭桂坊的夜景或是去海洋公園游玩,如果沒有盛智文,可能香港就沒那麼好玩了。回顧他長長的履歷,可以發現這個快活、靈敏的老人,從很小便展現了亮眼的商業天賦,他天生就是個商人,一個販賣開心的商人。
  “can do”之地
  盛智文在8歲的時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親,他和母親輾轉來到加拿大生活。由於家境清貧,他很小就學會了謀生自立。
  當時,10歲的盛智文每天白天上課,晚上便出去派100份報紙,周末依次去各個大樓收訂報費,還要到牛排餐館擦桌子。16歲時,高中尚未畢業的盛智文,就已經買了一輛車,成為了全校第一個靠自己的勞動擁有汽車的學生。
  中學畢業後,盛智文沒有繼續學業,而是選擇虛報年齡去女性內衣公司打工。他在後來的回憶中自嘲道:“當時去應徵是因為對‘女性內衣’四個字抱有幻想,結果做了一年的裝運員,什麼都沒看到。”
  19歲的盛智文因為服裝公司業務來到香港。上世紀70年代的香港街頭,穿長衫的婦女,赤裸上身的男人等新情景讓他印象深刻,他覺得“香港有一種魔力充斥著整個城市,這裡的人都充滿幹勁,所有的人都停不下來。”他一眼就愛上了這座自由與活力之城。
  而作為商人的盛智文,也喜歡香港的低稅率政策,他敏銳地感覺到,香港將成為他夢寐以求的“can do”之地。
  在他的如意算盤中,香港成衣廠成本低廉、勞工勤奮、質量正不斷提升,如果將香港的衣服賣到加拿大,一定利潤豐厚。盛智文的勇氣也得到了公司老闆的欣賞,後者直接給了他一筆投資,幫助他成立了Colby服裝貿易公司。通過將香港成衣出口到加拿大,盛智文很快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100萬。
  在那之後,盛智文的服裝生意越做越大,1980年,他在中國湖南開設了辦公室,到內地尋找成衣廠專攻中高檔時裝,經香港出口至北美與歐洲。
  盛智文說他當時選擇湖南長沙完全是誤打誤撞,“長沙是毛澤東的出生地,所以我以為長沙就是中國的head office(總部)。”盛智文笑著說。
  盛智文的貨物從長沙搭火車到香港,他自己則坐飛機。有時買不到飛機票,盛智文要從黑市上買火車票,再和穿著藍灰色工裝的中國人排長龍擠火車。
  14個小時10個站,盛智文至今也無法忘記火車上的綠皮硬座和廚師黑黑的圍裙。車窗外的異國風景也讓他心馳神往,“到處都在建設,人人充滿動力,都在發憤圖強。”
  80年代臺灣的紡織業成本逐漸上揚,大陸低廉的成本讓臺灣紡織品配額拿到了很好的市場價格。Colby逐漸成為港台兩地極為知名的大公司。等到2001年11月,盛智文將Colby轉賣給他的競爭對手利豐的時候,這家小貿易公司的價值達到了22億港元。
  亞洲夜店第一街
  1983年的香港,黃日華、翁美玲版的《射雕英雄傳》占據了黃金時段每戶人家的電視機,這正是香港影視業蓬勃發展的好日子。
  在盛智文的記憶里,那個時候的蘭桂坊,有很多的故事。“王菲剛剛起步,常來到蘭桂坊;陳百強幾乎每天都來,曾經都睡在蘭桂坊里的;還有楊紫瓊,蘭桂坊伴著她的成長,她曾經就坐在靠里的座位……”
  現在已經很少有人記得,蘭桂坊曾經是香港中環皇后大道後面的一條髒亂差小巷。當時的香港還沒有酒吧,要喝酒只能穿西裝打領帶,正兒八經地踱去酒店。
  盛智文在經營服裝貿易生意時,偶然聽到美國買家朋友的抱怨,他靈機一動在蘭桂坊地區一間原先是雜貨店的鋪面里,開了他的第一間餐廳California。“我想,美國有Soho,加拿大有蒙特利爾,香港也可以有蘭桂坊。”
  這間普通的餐廳極擅長迎合改變,為了留住晚飯後的客人,盛智文參考英國人下班後在街上站著喝酒聊天的習慣,在餐廳門口放了幾張桌子,將California變成了餐廳+酒吧。
  為了進一步留下10點後去各家Club的客人,盛智文決定在10點半之後撤走餐廳里的桌椅,請來DJ播放音樂,人們再也不用換地方消遣,California搖身一變成為餐廳+酒吧+Club的一條龍天堂。
  California開張一年後,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們、買家、模特開始頻頻光顧。因為蘭桂坊與中環的心臟地帶皇后大道只有一街之隔。
  “我知道東京的地價和香港一樣很貴,所以餐廳和卡拉OK都開在大廈里。”因為這樣的判斷,盛智文花了3200萬港元在蘭桂坊買下了一棟大廈,並將原來的大廈辦公室翻新成餐廳,並出租出去。
  整個80年代,盛智文都在不斷收購蘭桂坊區域的地產,到現在,蘭桂坊70%的物業都在他的名下。燈紅酒綠的酒吧從來是黑社會覬覦的場所,盛智文不否認,作為外國人在香港經營酒吧業有一些優勢,比如,香港黑社會就不會把向當地酒吧營業者收取保護費的“行規”強行用到他的頭上。
  在蘭桂坊,盛智文見過美國越戰大兵、英國殖民政府官員、擔憂香港97回歸而夜夜買醉的人、香港本地人和內地游客。三十年間,蘭桂坊成了香港當代歷史的忠實記錄者。
  在這些年中,蘭桂坊不止一次地被香港人批評為“今不如昔”,不過盛智文每次都能迅速反應。他曾推倒了自己在蘭桂坊街區最早購買的兩棟樓——加州大廈和加州娛樂大廈,重新修建一棟25層樓高的新樓,以確保蘭桂坊作為“亞洲夜店第一街”的寶座。
  在香港人還不過萬聖節的時候,蘭桂坊就已經引入了萬聖節。第一年,外國人打扮起來,中國人只是看看。第二年,盛智文便引入了中國的鬼,很多的中國人也隨之加入到了萬聖節活動中來。從此蘭桂坊的夜晚屬於年輕人,蘭桂坊的白天就成為了祖父母和小孩子的狂歡之地。
  除此之外,步行街、街頭嘉年華,也都是盛智文帶給80年代的香港的全新概念。“過去30年裡,這樣的事情我經歷得太多了。每一回出現什麼新地方、新變化的時候,他們都說:‘噢,這下子蘭桂坊可完了’,可是,蘭桂坊到現在還沒完。”
  2010年,成都蘭桂坊開幕,海口、無錫的蘭桂坊也在籌備之中。成都蘭桂坊擁有三倍於香港蘭桂坊的規模,但它並沒有傳承香港餐廳+酒吧+club的風格。
  在成都蘭桂坊,盛智文拋棄了一貫的西餐烤肉,堅持引入川菜、茶館和火鍋。一家譚魚頭火鍋卻成了蘭桂坊的人氣商戶。此外,成都組織的演藝活動,除了香港、國際明星外,川劇變臉、本土樂隊、雜技表演也是蘭桂坊的座上賓。
  盛智文對中國文化差異的理解源於20多年前數次擠火車的經歷,“內地和香港的文化很不同,這些是很多年形成的,很難改變。你要嘗試去理解別人的文化,將自己融入進去,如果你想改變別人,你必定會失敗。”
  之所以選擇二線城市拓展蘭桂坊業務,是因為上海和北京等一線大城市已經有太多類似的場所,而對盛智文來說,他希望能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要做就要做最好的”。
  “中國新的十二五計劃,目標是提高內需,蘭桂坊在內地的發展正好趕上了這個好時機。”香港過去的經驗讓盛智文明白,即使經濟放緩,人們還是會花錢喝酒,蘭桂坊一樣會熱鬧。
上一頁12下一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n55onhpm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